首页 > 妈宝用品 > 教育资讯 > 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 的/地/得用法详解

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 的/地/得用法详解

来源:盼盼亲子网    阅读: 8.15K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“的地得”是结构助词,是起到连接的作用,很多人分不清这个三个字的用法,那么,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?下面本站小编就带来介绍。

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 的/地/得用法详解

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

区分“的地得”不是一项自古至今的历史传统,直到现在,还有诸多语言学家围绕“的地得”的分用与合用问题进行着探讨和争论。早在唐代,作为结构助词的“的地得”就出现了,不过当时的“的”还被写作“底”。元代,“的”字逐渐替代了“底、地”,到了明清,基本上就只用“的”了。此外,“得”与“的”也常常混用。所以在古代,“的地得”并没有明确的区分。“五四运动”以后,“底”又一度复兴,形成了“的、地、底”三足鼎立的局面。“的”“底”用在定语后面,状语后面用“地”,补语之前有时用“得”,有时用“的”。“底、的、地、得”四字虽有明确分工,但也经常出现混用。

直到1956年,《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》才明确且权威地规定:“它们是定语、状语、补语的标志。”之后,在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,都特别强调辨析“的地得”的用法。不过,1984年公布的《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(试用)》又提出,在中小学教学中不再对“的、地、得”的用法做硬性区分,愿意分用就分用,愿意合用就合用。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分不清“的地得”的用法的原因之一。学界对“的地得”分合使用的认识也分成了三大派别,各有各的立场理由。分立派认为,“的地得”的功能不同,区分它们可以让汉语的书面表达更加精密准确,减少歧义。合并派认为,“的、地、得”的分立也有这么多年了,但很多人还是用得乱七八糟,所以不如干脆就合并了。但合并派内部的认识也存在差异,有的建议“的”“地”混用、“得”单独使用;有的则认为完全可以一切都用“的”代替。

的/地/得用法详解

“的”、“地”、“得”作为结构助词时起连接作用,读音都为轻声“de”。

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总结:定语后为“的”,状语后为“地”,补语前为“得”。

可能过于抽象,让我们具体来看:

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 的/地/得用法详解 第2张

①“的”

“的”后面接的为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,“的”前面的词语一般用于修饰或限制“的”后面的词。

结构:名词、代词、形容词+“的”+名词

例子:老师(名词)的教鞭(名词)

我(人称代词)的妈妈(名词)

可爱(形容词)的小鸟(名词)

②“地”

“地”后面接的一般为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的词或词语,“地”前面的词语一般用于形容“地”后面的词。

结构:形容词(副词)+“地”+例子:开心(形容词)地笑(动词)

慢慢(形容词)地走(动词)

天渐渐(副词)地凉(形容词)起来

古代要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吗 的/地/得用法详解 第3张

③“得”

“得”前面接的一般为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或词语,“得”后面的词语一般用于补充说明“得”前面的词。

结构:动词(形容词)+“得”+补语

例子:玩(动词)得开心(补语)

冻(动词)得通红(补语)

红(形容词)得发紫(补语)

大(形容词)得出奇(补语)

高兴(形容词)得一蹦三尺高(补语)

注意:“激动地哭了”和“激动得哭了”的区别。

“激动地哭了”:这句话陈述“哭了”,“激动”是形容哭的状态。

“激动得哭了”:这句话强调“激动”,“哭了”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。

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

妈妈用品
宝宝用品
海淘用品
教育资讯
故事音乐
亲子游戏
行为习惯
性格养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