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疾病知识 > 生活疾病 > 痔疮的分类是什么?

痔疮的分类是什么?

来源:盼盼亲子网    阅读: 9.05K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根据发生部位进一步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。肛门管齿状线以上发生的是内痔,内痔一般不痛,以血、痔核脱落为主要症状,严重时喷血、痔核脱落后不能自己偿还,大便困难,大便后擦拭不干净,有膨胀感等。根据内痔病变的程度和临床表现,一期内痔疮排便时带血,无脱垂,齿线上粘膜呈结节状隆起的二期内痔疮排便时带血、滴血、射血、痔核脱落,排便后可自行偿还的三期内痔疮排便时咳嗽、疲劳、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,内痔脱落

痔疮的分类是什么?

外痔位于齿线以下,以疼痛、肿块为主要症状,肛门周围有大小不同、形状不同的皮肤赘肉。根据病理特征,可分为静脉曲张性、结缔组织性、血栓性和炎性4种。其中炎性外痔最常见,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纹突起,红肿热痛、浮肿、充血明显,有压痛,排便时疼痛恶化,有少量分泌物,可伴全身不适和发热。

混合痔兼具内外痔双重特征,临床以直肠粘膜和皮肤脱落、膨胀、疼痛、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。

1.肛门管。从肛门边缘到直肠末部分称为肛门管。肛管皮肤特殊,上部是移行上皮,下部是鳞状上皮,表面光滑色白,没有汗腺、皮脂腺和毛囊。手术中被切除后,会形成肛管皮肤缺损,粘膜外翻和肛腺外溢。补充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如原来的功能好,做肛门手术时要尽量保护肛门管的皮肤。肛门管还是直肠和肛门的肌肉通道。由于发生学上处于内外胚叶层的连接处,结构复杂。

肛门管壁从内向外分为粘膜层、粘膜下层、包括约肌层、联合纵肌、外扩约肌5层。

其肌束的排列方向是:内环、中纵、外环,中间的联合纵肌分出许多纤维向内外穿插,将肛管的各部组织捆扎在一起,构成一个功能的整体。

2.齿状线。肛门管的皮肤与直肠粘膜连接,可以看到锯齿状的线,称为齿状线。齿线是胚胎期原始直肠的内胚叶与原始直肠的外胚叶交接的地方,上下组织结构不同,超过85%的肛肠疾病可发生在齿线附近,临床意义重大。

(1)齿线以上为直肠,肠腔内壁复盖粘膜的齿线以下为肛门,肛管复盖皮肤。齿线以上的痔是内痔,齿线以下的痔是外痔;齿线以上的息肉、肿瘤附以粘膜,多数是腺瘤,以下的肿瘤,附以皮肤,是皮肤癌等。

(2)齿线以上的神经是植物神经,没有明显痛觉,故内痔不痛,手术时是无痛区;齿线以下的神经是脊神经,痛觉灵敏,故外痔、肛裂非常痛,手术时是有痛区,凡是疼痛的肛门病都在齿线下。

(3)齿线以上的血管是直肠上管,其静脉与门静脉系统相通的齿线以下为肛门血管,其静脉为下腔静脉系统。在齿线附近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。

(4)齿线以上部分的淋巴向上流动,汇入骨盆淋巴结的齿线以下的淋巴向下流动,大腿根部汇入腹腔淋巴结。因此,肿瘤转移,齿线以上向腹腔,齿线以下向大腿根部。

(5)由于齿线是胚胎内、外胚层接触会师的场所,大部分肛门、直肠先天畸形如锁肛等发生在齿线上。

齿线还是排便反射的诱发区。齿线区分布有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结组织,粪便从直肠到达肛门管后,齿线区的神经末梢感应器受到刺激,反射性引起内、外括约肌张开、肛门肌张开、排出肛门管。手术中切除齿线时,排便反射减弱,便秘或感觉失禁。

妇科疾病
男科疾病
孕期疾病
儿童疾病
生活疾病
男人健康
女性健康
用药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