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乐活 > 健康生活 >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

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

来源:盼盼亲子网    阅读: 2.68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,该疾病属于良性的病变,但是癌变的可能性很高。

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

主要的症状为消瘦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可以采取肠镜进一步确诊疾病的性质。 指导意见 建议采取手术治疗,再次就是根据术后的病理采取治疗,如果没有癌变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治疗,其次就是癌变的话,则是采取化疗。胃十二指肠息肉样变的话,则是需要定期的复查。

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是常染体显性遗传性疾病,其特征为大肠内多发的(100个以上)腺瘤样息肉,重组DNA技术证实其第5条染色体长臂上的基因缺失及FAP基因的位置。FAP的一些结肠外表现也认为是单基因缺失而使基因表达异常所致。

FAP的自然病程约10—20年,息肉形成常在10几岁至20岁左右,多于20—30岁左右出现症状,最常见的为便血,癌变多发生于30多岁,未治疗者平均死亡年龄在42岁左右,比单发的肠癌要早20年。

一些患者还可出现结肠外的病变。对于结肠多发息肉合并多发表皮样囊肿及多发性骨瘤者曾被称为Cardner综合征。

4—15%的FAP患者发生硬纤维瘤,多发生于小肠系膜,70%发生于20—40岁妇女,特别是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FAP患者,女性的高发表明激素的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。临床面临的难题是术后复发,近年来令人鼓舞的报导是应用sulindac及三苯氧胺进行治疗的效果。    。

与FAP相关的胃的息肉样改变是胃底腺体囊性扩张所致,日本人的发病率较高。合并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生率比胃息肉要高,且多见于降部,统计学结果显示FAP患者十二指肠周围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50—300倍,故推荐20岁以上的FAP.患者定期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,此外有报导胆汁中存在导致

DNA反应的致癌物,认为其发病与胆汁诱导有关。

近年来的研究在于评价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在减缓细胞增殖,降低胆汁中致癌物的影响。

关于FAP外科治疗,目前合理的手术方式有三种:(1)全结肠切除术及回肠造口术,(2)次全结肠切除并回直肠吻合术,(3)修复性结直肠切除术,包括回肠袋状成型及回肠肛门吻合。回肠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,术后2—3年内每6个月需行乙状结肠镜检查,如发现直肠息肉井予电灼切除。

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使FAP的病因学认识达到了分子水平,但由于FAP基因在不同个体常会发生部分缺失,故单靠DNA分析进行诊断及筛选受到一定的限制,FAP的筛选检查可降低确诊时的癌肿发生率,筛选手段有乙状结肠镜、纤维大肠镜检查,气钡双重造影及DNA分析,其中内镜筛选仍然是必要的。一般从10—12岁左右开始,特别是发现有肠外病变者,需定期检查,直到50岁左右。

理财
家居
运动健身
家具
健康生活
恋爱技巧
真情实感
二胎指南